十份赤诚倾棚改 一片真情建家园--十号信箱棚改工作侧记
作者:朱三民 陈杰 文章来源:未知 日期:2019-07-18 09:13:43 浏览量:842
“这下心里踏实了,终于能住上新房了,居住环境改善了,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企业下岗职工!”这是十号信箱片区纸厂职工的肺腑之言,也是他们多年来的殷切期盼!提起十号信箱片区棚改征迁,其中的艰辛,只有那些亲历者才会感同身受,深感不易。
十号信箱片区棚改项目,东起李塬小学,北至商鞅大道,西至迎宾大道,南至龟山坡根,占地近300亩,不仅有农户、金融单位、刘湾办事处及李塬村所办企业,还有停产近二十年的国营商洛造纸厂和为南大门工程修建被拆十余年的商洛市秦俑酒精有限公司,涉及搬迁人员近2000人,在我市十大棚改重点项目中,居住环境较复杂,拆迁难度较大,进展迟迟不前。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十号片区虽与主城区仅一桥之隔,但面貌却大相径庭。曾几何时,十号信箱(原电子工业部国营卫光电工厂)星光熠熠,成为1970年代商州人想往的“小上海”,1980年代,商洛造纸厂在这里成为我市明星企业、纳税大户。现如今,这里却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厂中厂、城中村、外来户杂乱无章,仅个体租赁企业就多达40余户。院内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恶臭熏天,遇到雨天,污水横流,泥泞难走。老旧危房,阴暗潮湿,满目凄凉。原厂停产多年,工人四处奔波,居无定所,生活艰难。一墙之隔的市秦俑酒精公司也是废弃多年,遗留问题久而未决,造成职工长期上访。这些矛盾成为十号片区棚改工作的最大难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坚持以民为本,大力推进十号信箱片区棚改项目。如何通过棚改化解上述矛盾,在城市改造中盘活国有资产、搞活僵尸企业、妥善安置下岗职工、维护社会稳定,成为行政责任主体市工信局、经济责任主体市交投公司绕不过的一道难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将会改善民生,推动棚改工作,为全市涉企改造树立榜样,推动城市建设更上一层楼,反之将功亏一篑,旧貌依然!
十号棚改项目管理处自2016年5月成立以来,不负重托,勇挑重担,先后四任领导坚持不懈,与齐心协力,积极开展棚改工作,交出了一个满意的答卷。
项目伊始,职工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各种矛盾交织频现。针对这些问题,管理处领导始终把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放在首位,及时清查企业资产、财务、人员情况,摸清家底,经常深入企业,入户走访,与职工促膝长谈;多次召开职工会、职工代表会及厂领导班子座谈会,宣传政策,提高认识,研究问题;耐心倾听群众意见,加强沟通交流,增进共识,促进互信,统一思想。“功不唐捐,玉汝于成”,通过反复沟通协商,按照评估资产金额,分轻重缓急,有序排解问题,并会同有关部门妥善解决职工关心的养老、医保等热点问题,依法依规制定了《职工安置方案》,得到了广大离退休、下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并获厂办、职代会、工会通过。
此后,管理处本着不给政府添负担的原则,在有多少钱解决多少事的前提下,通过申报城市综合整治项目争取所需资金,盘活纸厂国有资产,精打细算,反复研究,报请市政府研究。在市上领导高度重视下,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研究,群策群力,不断修改完善《安置方案》,积极推动执行。至此,商洛造纸厂棚改工作中的最大障碍得到解决,推动了棚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进一步打消拆除后纸厂职工的后顾之忧,采取把商洛造纸厂交由市交投公司托管的办法,使广大职工、离退休人员吃了定心丸。6月11日,随着商洛纸厂职工房建民签订第一份房屋征收补偿协议,至“七一”前夕,已有189户住户签定了协议。
棚改期间,原国营卫光电工厂许多老职工听说十号信箱即将拆除的消息,纷至沓来,想再目睹一眼当年三线建设时工作过的地方。为保留这些老工业的记忆,管理处在项目规划中保留了部分老厂房,作为三线工业的历史纪念,也成为商洛人民心中永远的记忆!
十号棚改工作的另一大难题,就是市秦俑酒精公司遗留问题。当年因修建南大门工程,该企业做出了巨大牺牲,由于各种因素,形成许多矛盾,一直难以解决。一是对外合作开发纠纷问题;二是拖欠职工生活费及社保金;三是拆迁多年,新建无望,不能复产,设备老化。这些问题,久拖不决,导致职工不断上访,财政负担不断加重。
对此,市工信局六任领导亲力亲为,不断优化安置方案,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终于在2018年底顺利完成职工安置工作,同时合作开发纠纷案也得到解决。随着十年顽疾消除,市酒精公司45户住户棚改征收迈入快车道。
目前,江南小吃城、十号停车场均已拆除,市工行原十号储蓄所已进入司法判决阶段,对厂内违章建筑、合同到期租赁户将依规依法清理,农户征收工作也即将开始。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十号片区棚改工作虽经百折,却得以顺利推进,为我市解决停产企业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因企制宜的科学之路。不仅促进了城市建设、扩大了城市规模,而且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解决了长年积累的企业社会问题,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构建平安商洛、幸福商洛的具体体现。汇聚了政府领导及各部门的智慧和能力,是新时代城市建设拆迁工作的典范,充分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真理,不仅是国资管理工作的创新工作成果,也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样板。
近日,随着一笔笔拆迁安置补偿款的拨付到位,纸造厂260户职工陆续搬离了居住30多年的家园。离别之际,心里虽难以割舍,但还是难掩喜悦之情,因为他们知道,3年后,这里将是一个崭新美丽的新家园。